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育论文 > 小学数学课教学的预习策略 (五数胡红)

小学数学课教学的预习策略 (五数胡红)

2015年01月29日 11:02:51 访问量:530

一直以来,我们对小学数学课先预习后教学的方式颇有争议,总是认为;学生预习后了解了学习内容,很难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,过程性的思维就会忽略,就会失去新奇感,课堂上就会有不懂装懂的现象。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就会减弱,把握不好就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。

随着我校课改工作的推进,我深深体会到;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,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,预习就是一种应该重点培养的学习习惯,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有效的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,而预习后教学可以让小学数学教学更有效。虽然学生通过预习不一定能把教材全部弄懂,但是会懂得一些,而且对那些不懂的地方他们会有更强烈的求知欲,学生在这种状态下听课,目的会更明确,注意力会更集中。对于教师而言,怎样上好预习后的数学课呢?

预习后的数学课,学生对概念、规律、结论性的知识已经有所了解,因而对这方面的解读可以快速从字面过度引进一步地深入理解。同时,我们也知道小学生认知水平,抽象能力,逻辑推理能力都有限,预习时,他们更多还是关注了课本可见的知识,对于为什么是这样的等原理不甚明了。因此,我觉得解决学生知道中的不知道是预习后的数学课的核心问题。下面,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预习后数学课的教学策略:

一、直入主题、满足学生求知欲望

    学生通过预习,对一些结论性的知识已经了解,这时学生迫切想弄懂知道中的不知道,这种情况下,引入自然无需创设情境,开门见山,直入主题,既符合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特点,也符合预习后数学课的教学实际。

二、反馈交流、掌握学生预习情况

    新授课的反馈交流要进行精心提问,要根据不同层次的提问鼓励大多数的学生说出预习后的收获,例如;这节课的内容你了解了那些?得出了什么结论?还有那些困惑?…从回答问题中就弄清了学生学习中的疑、难点所在,就为进一步的学习找到了方向。

三、精心组织课堂,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

学生间本身存在着个体差异,学生预习后面临的学习差异更大。因此,预习后的课堂教学关键要组织好两个交流。一是预习后的小组交流。学生个体自主研究学习后,需要与同伴进行互动,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,与同伴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,取长补短。二是预习后的集体探究活动。课堂上首先组织学生围绕预习提纲中罗列的知识要点进行小组交流,交流自己的已知和未知,每组中先让学困生提一提自己的疑问,再由其他同学帮助他们解决未知。如果组内不能解决,再组间解决。通过上述小组讨论和集体反馈,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,又使学生体验了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感觉。然后是组间交流反馈。各小组可以提出疑问,教师围绕“疑问”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补充,自我总结,自我梳理。

要使预习后的集体探究活动更有效,就要做到以下几点:(1)学生“看得懂”的教师就“倾听”。(2)学生“道不明”的教师要“点拨”。(3)学生“看不到”的教师要“补充”。(4)学生“不深刻”的教师要“引领”。

四、分层布置作业,培养学生实践能力

数学作业要将教材中可见的知识与生活进行有效的联系,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。因此,在布置作业时,不但要根据学情设计能突破本节课教学重难点的练习。还要具有挑战性的一些题型,这样才能让让学生能主动的解决问题,激发他们的求知欲。

总之,预习后的数学课要以学生为主体,我们要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,用新的有效教学理念去教学,使自己放开思路,大胆创新。教学中我们不能用自身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思维,而要蹲下身来,以儿童的眼光去欣赏数学,接纳学生的不同意见,尤其对于学生“异想天开”的答案,不要过早把作出简单的判断,更不能嘲笑讥讽学生,而应当倾听,积极肯定,小心呵护学生刚刚萌发的创新意识。其次,我们要更新观念,真正做到由教学的主体变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。教学中要找准恰当的时机予以点拔、引导。将老师的讲台让给学生,成为他们展示的平台,对学生离奇古怪的答案不应急于猜测、评价,草率收场,而应多问几个“为什么”,或许学生富有个性的火花就会随之迸发而出,,课堂也会因学生丰富多彩的答案而变得精彩纷呈。

 

编辑:何敏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搜索框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大英县蓬莱小学 特此声明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 ICP证 京ICP备13002626号-8 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大英县蓬莱小学 版权所有
联系地址:大英县蓬莱小学
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